你知道
懸掛吸聲體規劃的三要素嗎?如果你還不知道,趕緊進來看看吧。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。希望能幫到大家!
懸掛吸聲體規劃的三要素:
要素一:材料和構造
多見的懸掛吸聲體由骨架、護面層和吸聲填料構成。材料的挑選應視空間吸聲體的巨細、剛度和裝飾請求而定。骨架可選用木材、角鋼、薄壁型鋼等。護面層可選用塑料窗紗、塑料網、鋼絲網和各種板材(如薄鋼板、鋁板、塑料板等)的穿孔板,其板厚可取0.5~1.0毫米,孔徑可取4~8毫米,穿孔率應大于20%。吸聲填料通常選用超細玻璃棉外包玻璃纖維布,其填充密度可取25~30千克/米3,厚度應根據聲源頻譜特性在5~10厘米范圍內選定。
要素二:懸掛數量
空間吸聲體的懸掛數量應根據吸聲體的吸聲特性和下降室內噪聲(或操控混響時間)所需增加的吸聲量來核算斷定。當規劃選用板狀空間吸聲體時,若吸聲體的總面積相當于建筑物頂面積的30~40%,可使板狀空間吸聲體吸聲的功率到達最佳值。而實際工程中為了滿意下降噪聲或操控混響時間的請求,空間吸聲體的總面積宜取建筑物頂面積的40~50%。
要素三:懸掛方法
空間吸聲體大多懸掛于建筑物空間的頂部,且以離頂吊掛居多。板狀空間吸聲體能夠水平渙散吊掛,也可筆直渙散吊掛,還可水平、筆直復合吊掛,在總面積一樣情況下,降噪作用根本一樣。水平懸掛板狀空間吸聲體的離頂高度通常為房間凈高的1/5至1/7左右;若條件答應,可掛得更低些,離聲源近些。為了進步懸掛空間吸聲體的建筑裝飾作用,應對空間吸聲體的形式、顏色、懸掛方法等進行歸納思考。若使空間吸聲體懸掛成必定的藝術圖畫,并與采光、照明、通風和建筑裝飾等互相配合,則整體作用非常好。
吸聲體使用場合:適用于廣播電臺、電視臺錄音室、演播室、校園、體育館、大劇院、圖書館、文化中心、禮堂、多功能廳、會議室及音樂廳等對音質請求較高的場合。